山友户外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343|回复: 80

岩壁上的记忆——1月13日如风队登云髻山之流水日记(全文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6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间:2007年1月13日18:15分——14日11:20 <BR> 人员:如风/正领队、天下无鬼/协作、23号/协作、香鸡排/安全员、 老气横秋/收队、ALEX、毛毛HK、jackyzhu、工夫茶、无敌四季豆、不明不白、吧啦、春雨秋实、司徒致远/金牌色驴、sunday1062、凝蓝、本拉登  轻颦/财务 <BR>  <BR> [$nbsp][$nbsp][$nbsp][$nbsp]一直到13日晚上屁股坐上出发的板凳,心里仍是忧喜参半。老秋一路上催,我就一路嘀咕:是如风带队哦…这可是出了名的变态…不知道我跟不跟得上?如此内心痛苦煎熬,紧赶慢赶到体育馆,一大票人在路边已整整等了十五分钟。惭愧得紧,在这里再次给大伙儿道个歉啊:一方面偶保证在后面决不再拖大伙后腿(呵呵,因为这次状态还好,所以说话底气足得很:)),另一方面,要怪就怪如风“自虐”名声在外,吓得偶腿脚不灵便了,呵呵,自我开脱一下。 <BR> [$nbsp][$nbsp][$nbsp]事实证明,此次往云髻山确是不虚此行,大自然之美之纯粹之鬼斧神工,实非笔墨可形容;而旅途之趣致曲折,FB之酣畅淋漓,亦绝非一言可蔽之。 <BR>  <BR> (一)1月13日晚,夜走竹林 <BR> [$nbsp][$nbsp][$nbsp]从来喜欢坐夜车,总觉有一种漫无归期的闲适自在。 <BR> [$nbsp][$nbsp][$nbsp]出游,总是令人愉快的过程,将在城市中一颗焦灼不定的心放逐于山水,尤其与你一起的是一群有趣的人,愉悦之感更甚。 <BR> [$nbsp][$nbsp][$nbsp]一路上歌声飞扬,本拉登的“破锣版杨子荣”PK如风的“柔情版—大约在冬季”,温情脉脉“夫妻双双把家还”,最后,一首曲正腔圆的花腔女高音“我爱你中国”将节目档次一下子拉升起码两个档位,挑战++啊,短暂的惊艳过后,掌声如潮。 <BR>  <BR> [$nbsp][$nbsp][$nbsp]晚上10点左右,车在夜色中摇摇晃晃进入新丰县城。 <BR> [$nbsp][$nbsp]暮色中的霓虹灯,街边零星劳作的人们,微寒中的余温。 <BR> [$nbsp][$nbsp][$nbsp]一行人,一哄而下再一哄而起上了楼,坐下点菜,急于裹腹。 <BR> [$nbsp][$nbsp]头驴很想充分发挥一下财务的功能,无奈这财务死活不开窍,静坐如恒,没办法,无限痛心疾首中,如风嘴起刀落,三下两下麻利地同老板侃成九折。 <BR> [$nbsp][$nbsp][$nbsp]一顿饭有鱼有虾有煲有酒,刹时间,推杯换盏、口水与汤水齐飞,好不过瘾,在一派详和热烘烘氛围里众驴友的情谊与能量得到了充分的检验与升华,如此不亦乐乎,两桌,结帐才326元,哈,快哉。 <BR> [$nbsp][$nbsp][$nbsp]饱矣,一席人忽啸而去。 <BR>  <BR> [$nbsp][$nbsp][$nbsp]进云髻山,仍是走了一点弯路,街灯如豆,标识不明,很容易就一马平川地往前疾驰,得益于老特务的机警,很及时地找回正途。 <BR>  <BR> [$nbsp][$nbsp][$nbsp]这时,天已经彻底地夜上了。 <BR> [$nbsp][$nbsp][$nbsp]车静静地穿越新丰小镇,两旁矮小的民居,窗子里间或透出些许灯火,映着柴米人家的温馨。再往前,路竟越发的窄了,宽不过八米,两旁修竹开始密密匝匝,茂盛、挺拨,一层层往山上呈节奏成长开来,车灯微弱的光照在前五米处,灯光照着影影绰绰的竹林,飞快地往后退去。 <BR> [$nbsp][$nbsp][$nbsp] <BR> [$nbsp][$nbsp][$nbsp][$nbsp]大自然是否也有知觉?是否也有自己的表达形式? <BR> [$nbsp][$nbsp][$nbsp][$nbsp]我分明可以感觉到它们在静默地呼吸着,俯身看着,并用一种近乎于庄严、古怪、矜持的态度在迎接着我们。那竹林、那微弱的光、那徐徐展开的道路…,象一台不真实而华丽的场景,帷幕已打开,戏码即将上演,这是一种很奇特的感受,一车人不由得屏住了气息,穿梭和游荡在这夜晚,像一个巨大的超现实的梦,你此时的感觉是微醉的眩晕,在光与影之间穿梭,瞬间失忆,并没有穷尽… <BR>  <BR> [$nbsp][$nbsp][$nbsp]一路向前,景致渐至无趣时,离人迹不远。 <BR> [$nbsp][$nbsp][$nbsp]果然,不久看到收费站,犬吠四起。 <BR> [$nbsp][$nbsp][$nbsp]四处寻水源不果,此时雾气渐起,寒意已深,简单洗嗽完毕,钻进帐篷。 <BR> [$nbsp][$nbsp]不经意抬头,居然看见满天的星星。 <BR> [$nbsp][$nbsp]一夜酣睡无话。 <BR>  <BR> 清晨,雾气中静静的云髻山,与之遥遥呼应的狗头山,群山叠嶂,自然以它最纯粹的方式将它的意义延续下去,一千年,一万年,乃至永久。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岩壁上的记忆——1月13日如风队登云髻山流水日记

(二)1月14,晨登云髻 <BR> [$nbsp][$nbsp][$nbsp]早6:35分,没被闹钟闹醒,却听“哇”声一片,此起彼伏。 <BR> [$nbsp][$nbsp]吧拉MM可爱的娃娃音堪与樱桃小丸子媲美:哇,月芽哦,真是好美哦。 <BR> 本拉登在一旁狂吼:谁是A栋1号? <BR> ——怎么啦? <BR> ——一整晚打呼噜。搞得我几次半夜起来穿裤子。 <BR> [$nbsp][$nbsp][$nbsp][$nbsp]善哉,若小不死知道搞掂“本拉登”如此简单,不知会否对天长啸三声“我不服”,然后气绝身亡? <BR>  <BR> [$nbsp][$nbsp][$nbsp]此时,晨色清朗,天光渐明,清浅的弯月还挂在天上。出帐篷才发现我们此正身处在一个大山坳里,被蜿蜒不绝的群山环抱。 <BR> [$nbsp][$nbsp][$nbsp]清晨雾气中静静的云髻山美得异乎寻常。黛色的天际上,画着群山的轮廓。云髻,又名亚婆髻,山身圆润,再奇势而拨起,确实酷似一个女子的发髻,山前方有一奇石,两石相叠,神似一条蹲伏状的小狗,那应该就是“狗头石”吧? <BR> [$nbsp][$nbsp][$nbsp]本拉登燃起炉头煮起了咖啡,一时,焦香四溢,一杯热茶在手,两袋方便面,足可让若干人体会到大幸福,生活原可以这般的简单美丽。 <BR>  <BR> [$nbsp][$nbsp][$nbsp]早上七点半,准时出发,开始“逃票之旅”。 <BR> [$nbsp][$nbsp][$nbsp]之前攻略做得详尽,说是“逃”,可到底性情使然,一大票人鱼贯而出,亦作堂皇状。翻围墙,嘘声示意,一路传声下去,大伙儿都兴奋得眼神忽闪忽闪地,一路按捺不住雀跃,惊起林间阵阵宿鸟。禁忌与诱惑,永远相依而生,人类想像的天赋和对潜在危险的刺激,变作双倍的浪漫与愉快。 <BR> [$nbsp][$nbsp][$nbsp]我总疑心有人刚煮过新茶,山野的空气里总是淡淡的、带着野桔梗与茶的清香,远方碧空如洗,密林中水流潺潺,野枝四横,一层层倒伏在地上,落叶配着叮呼的水声。所谓“披襟乘石蹬,列籍俯春泉。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不外如是。 <BR>   <BR> [$nbsp][$nbsp][$nbsp]往密林,过小溪,咕咚,溪石滑动,有美女MM率先落石湿身,身姿那个妙曼,如此良辰美景,此处不湿更待何时?另一摔锅ALEX立即决定勇猛作陪,相伴落马,一时间,咕咚咕咚很是热闹了一阵。 <BR> [$nbsp][$nbsp][$nbsp][$nbsp]天下无鬼在前面开路,很是生猛地披荆斩棘,一队人等紧随其后,两旁树上密密生着的荆棘割得手腕生疼,必须时而弯腰时而干脆匍匐地前进,如此生拉硬拽前行十米余,如风老大发现方向有误,马上全队调整,前队变后队,充分体现出众驴友训练有素的良好体能与心理质素。 <BR> ——怎么啦? <BR> ——好象应该往左边。 <BR> [$nbsp][$nbsp][$nbsp][$nbsp]一会儿,又错了,再次退回原地,往右边探路。 <BR> [$nbsp][$nbsp][$nbsp]“最有远见”的是收队的老秋、不明不白(呵呵,可是明白得很呢)、金版色驴司徒,前面的人累个半死,他们却好不悠哉站在原地,以不变应万变,我们往左钻,他们头往左看,我们往右钻,他们微微侧身往右。更有甚者为老秋,竟然掏出香烟开始吞云吐雾,一边说:呵呵,又不是才和如风走,就知道... <BR>  <BR> [$nbsp][$nbsp][$nbsp][$nbsp]严重BS,再说了,不折腾哪知道折腾的快乐? <BR> [$nbsp][$nbsp][$nbsp][$nbsp]吧啦MM在旁很起劲地来了一句:就是要迷路,要ZN,最好还挂点小小的彩。 <BR> [$nbsp][$nbsp][$nbsp][$nbsp] <BR> [$nbsp][$nbsp][$nbsp][$nbsp]呵呵,这帮BT。 <BR>  <BR> 黎明出发前,各自在打点行装,MM在抢拍晨雾中的云髻山,早晨的天气还有点微寒,但想着一会儿出汗,还是将厚重的衣服脱了,大的负重放在车里,随身带个小包,悠哉游哉随心情出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岩壁上的记忆——1月13日如风队登云髻山流水日记

一杯泡面,半壶咖啡,本拉登余愿足矣,小布什啊,你可知偶此刻逍遥如此呢?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岩壁上的记忆——1月13日如风队登云髻山流水日记

(三)登顶   <BR> [$nbsp][$nbsp][$nbsp]云髻山没我想像的险峻,其山穷水复、奇石异趣,却堪称华美。  <BR> [$nbsp][$nbsp][$nbsp]一路盘旋直上,记忆只是一些琐碎的片断,忽儿遇上林间掩映的木屋子,门前挂着排排野鸭子,炊烟袅袅,一派安然自在。每到这个时候,我都要常常疑惑于自已所谓“努力工作,追求存在感”的意义?而与内心作艰苦卓绝而持久的斗争。 <BR> &nbsp;&nbsp;呵呵,此处补上打油诗两首。 <BR> 冬日登高 <BR> 南国无寒暑,不见雁来去, <BR> 兴由暮秋发,登高折茱萸; <BR> 云山浓似雾,天边树若荠; <BR> 持手两相看,归心不知处; <BR>   <BR> 登云髻山有感 <BR> 半日北山里,隐者自逸居, <BR> 肥鹅篱前挂,瘦竹笼烟霞, <BR> 老翁东山锄,妇人桌前麻, <BR> 陶然自独处,谁道不安家? <BR> 何当载酒来,开筵就茶花。 <BR>  <BR> [$nbsp][$nbsp][$nbsp]前路忽而巨石当前,忽而飞瀑潺潺,九曲十八弯哪,抬头看密林蔽日,低身又有一些低低的匍匐于密林间的蘑菇,圆圆小小的,在脚边悄然纵情地绽开,仿佛要赶在有人欣赏生命即将凋落之前,使出浑身解数证明自己曾经如此灿烂地存在过。  <BR>  <BR> [$nbsp][$nbsp][$nbsp]我是名符其实轻装上阵,老秋背包,水放在工夫茶背上,且走且喝,好不快意。一路上又"共产"了摔锅小白的吸吸果冻,四季豆MM的香梨,后来干脆“共”了小白的登山杖,为投桃报李,将偶换下的冲锋衣很无耻地“共”给了他,唉唉唉,青山不改,绿水常流,在此深深一并谢过:)。  <BR>  <BR> [$nbsp][$nbsp][$nbsp]中午时分,日正当头,云髻山赫然就在前方。  <BR> [$nbsp][$nbsp][$nbsp]穿过一片密林,突然视野豁然开朗,天蓝得不可思议,乳白色的云雾飘浮于天际,有机翼滑过的轨迹。  <BR> [$nbsp][$nbsp][$nbsp]从密林中伸出头来,忽然看见,到处都是奇石屹立。存在,从天地造物那一刻开始,它们似乎就不曾改变过。似虎踞龙盘,似苍海怒涛,象山川、流瀑、花朵、畜鸟、人影…还有几根“极具肉感”的脚趾头,可爱的撒着欢,冲着天际…  <BR>  <BR> [$nbsp][$nbsp][$nbsp]阳光在静静的洒下来,天地间山石云海绵延不绝。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在这绵延不绝中,看不到终极,一切的生命轨迹都被指向最初。 <BR>  <BR> 转过一道大弯,云髻山全景就豁然跃入眼帘,在透明的蓝天映衬下安静而恬然,清清爽爽地站立在一片绿色的山景中。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岩壁上的记忆——1月13日如风队登云髻山流水日记

谁来了?谁又走了?自然一向寂静无言,唯有行者,以行走的姿态与大自然保持和谐。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岩壁上的记忆——1月13日如风队登云髻山流水日记

密林里层层生长的蘑菇,一不经意,就走过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岩壁上的记忆——1月13日如风队登云髻山流水日记

[$nbsp][$nbsp][$nbsp][$nbsp]一时间,摆POSE照相的,其中诸多“芙蓉JJ”“芙蓉GG”流线型身体语言,试与山公比美! <BR> [$nbsp][$nbsp] [$nbsp]惊呼感叹的,对山喊,山谷回音,对云说,大自然寂静如亘。  <BR>  <BR> [$nbsp][$nbsp][$nbsp][$nbsp]山头上一顿品类丰富的水果大餐别有滋味,这时候,对讲机里居然隐约传来远在山水线上08的声音,引发众人一片欢腾,小鬼兴奋得差点从山头上直接蹦下去,嗨,简直就象步入时光隧道,真是让人疑幻似真,让人不由得感概高科技的神奇。  <BR> [$nbsp][$nbsp][$nbsp][$nbsp] <BR> [$nbsp][$nbsp][$nbsp]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欢腾过后,众生沉寂,或卧或坐或趴或躺,享受难得的闲逸与寂静。  <BR> [$nbsp][$nbsp][$nbsp]而此时,如风老大早早就坐上山头,神情淡定地做出万佛归宗状。说实话,我一直疑心他如传说中的某武侠密籍中所述,于某一日误坠山崖,然后因身有慧根误打误撞走入一八尺山洞受归隐多年世外高人(很可能是猴子)所点化并接受其毕生内力灌顶,方有今日非我辈凡俗之修为,否则,还真难以解释其超乎常人的体能与方位感:)  <BR>  <BR> [$nbsp][$nbsp][$nbsp]大美无言。每一片风景都有仅属于它自己的故事。那些树那些花,静默千年的成长,在亘古荣枯的大自然里一年一年的开放又一年一年的枯败死去。看着山峭上迎风屹立千年的岩壁,明暗之间的寂静悠远,心里充满无言的感动与敬畏。  <BR> [$nbsp][$nbsp][$nbsp]这山望着那山高?这话没错。放眼望四周,云髻山似乎又在不远的山头。众人七嘴八舌讨论,最后,一致决定:不破楼兰誓不还!走过路过,就是不能错过。  <BR> [$nbsp][$nbsp][$nbsp]还是如风一马当先,象大鸟一样迅疾扑上山头,每个山角似乎都有他的身影,瞬间来去,众看官,此般身手可叫“移形换影大法”?  <BR>  <BR> [$nbsp][$nbsp][$nbsp]越折腾越美丽?此话也是不错的。多年以后,熟悉的旋律已不再,故事的主角已离开,那这些鲜活过的记忆,却不会消失。  <BR> [$nbsp][$nbsp][$nbsp]当有一天我们在俗世中醒来,发现自己仍然站在这台阶上,在逐渐盘旋往上的登高处,阳光就在脚的前方。 <BR>  <BR> 老大如风,作万佛归宗状。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岩壁上的记忆——1月13日如风队登云髻山流水日记

(四)下山,疾走,巨大石壁 <BR> [$nbsp][$nbsp][$nbsp]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可下山的速度感很容易让人眩惑,特别是当沿途有美景,路看上去也似乎平坦的时候。 <BR> [$nbsp][$nbsp][$nbsp]一路上分花拂柳,直奔而下。 <BR>  <BR> [$nbsp][$nbsp][$nbsp]下午两点左右,海拨下到约1020。 <BR> [$nbsp][$nbsp][$nbsp]一眼就看到前面如风、本拉登、吧啦MM等静静地歇着,强人啊,正待戏谑一番。转身,一道巨大的山壁迎面豁然展现在眼前。 <BR> [$nbsp][$nbsp][$nbsp] <BR> [$nbsp][$nbsp][$nbsp]那一瞬间,大自然展现的鬼斧神工简直让人张口结舌。 <BR> [$nbsp][$nbsp][$nbsp]一大片巨大的白色山壁,近距离迎面拨势而起,苍茫,石棱直指蓝天,竖向形态似与天地连结,仿佛可以与过去、未来、前世、今生对话,那种庄严足以让你的血液燃烧,一些早已忘却的记忆,在这一刻,被唤醒或是忽然失忆了。带着寒意的风从四面八方吹来,成为天地间最自由的行者。  <BR> [$nbsp][$nbsp][$nbsp]山的背后是巨大的蓝得让人窒息的天幕,后面队友小小的身影印在山、石、蓝天的大背景下,其赏心悦目,难描难画。 <BR>  <BR> 一大片巨大的白色山壁,近距离迎面拨势而起,苍茫,石棱直指蓝天... <BR>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岩壁上的记忆——1月13日如风队登云髻山流水日记

[$nbsp][$nbsp][$nbsp][$nbsp]“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薇”。 <BR> [$nbsp][$nbsp][$nbsp][$nbsp]回首再看来时的路,远山苍茫,一望无际。不由得感概人力虽渺小,却愚勇可嘉。 <BR>  <BR> [$nbsp][$nbsp][$nbsp]看到前路漫漫,一路收队的老秋不禁大呼过瘾,伸老胳膊老腿做出欲拨腿狂奔状,一直实任协作的小白自当奋勇,担起收队。 <BR> [$nbsp][$nbsp][$nbsp]这老驴,当下发蹄狂奔,并一路在后催着我疾跑。这个时候如风在我前面,老秋在后,我事实上是全队第二个,哈哈,虚荣心害死人,前面影影绰绰可以看到如风的背影,明明看到他神神叨叨拿出GPS在东探西勘,奔一程,似乎近了,得意之情稍瞬即过,一不留意,他又远远地把我抛在身后,其身形之诡异,收发之自如,恍如高手过招,动静纯属意念之间。 <BR> [$nbsp][$nbsp][$nbsp]再发力,拨足狂追。后面的本拉登扯嗓大呼:前面三个人在飞啊? <BR>  <BR> [$nbsp][$nbsp][$nbsp]而此时我自觉行走的状态起来了,只觉身体轻松快意不随己,从来没有过的感觉,继续往下一段,路更见徒峭,沿山体直下,忽儿密林忽儿峭壁,风声疾,脚步轻,思路没有焦点。我想到了红佛女夜奔,想到白龙马昼行千里,只觉得身边草色疾退,只闻草声,不见树影,人如同飞鸟掠过无痕…这个时候,膝盖已开始感到酸痛,可人生快意须尽欢,偏是对已自不量力。 <BR>  <BR> [$nbsp][$nbsp][$nbsp]下午四点左右,一瘸一拐到了山脚,此时全队已鱼贯而至。而如风业已悠哉游哉,闲坐茶园半晌。 <BR> [$nbsp][$nbsp][$nbsp]这时的景致已趋秀丽,林间红叶坠地,入冬竟然转成一片深紫色。老秋在林间发现一只可爱的小松鼠,等到让我惊觉细看,它已闪电一般从一棵树纵身跳到另一棵树上,它自在林间安然游走,全然不管树下人的惊呼艳羡,仰头呆望良久,端端的与之两两相忘。  <BR>  <BR> [$nbsp][$nbsp][$nbsp]经过一天纵情山水,压根儿早忘了所谓“逃票”。从WC出来,听说先前大帮人大摇大摆出门,已被当场“逮住”先行就义了。呵呵,我等漏网之鱼(五条)仍然坚持翻墙而入翻墙而出,将登山之野趣发挥至尽。到桥头,一男一女面带奸笑正守株待兔,我自安之若素,徐步上前,同时面带微笑侧身与驴友交谈,意图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在战略上藐视对方在战术上…咳咳,虽然你有权收钱,可偶有权藐视你! <BR> [$nbsp][$nbsp][$nbsp]事后老大如风振臂率众高呼:王-八-蛋(嘘,是在车里)。其声势之浩大,语气之铿锵,内涵之丰富,相信不但可以严重污辱其精神更可以沉重打击其肉身。 <BR> [$nbsp][$nbsp][$nbsp]回程好一顿安睡,横睡竖睡左睡右睡,老特务估计一天下来闷坏了,在夜色中一路放马疾奔,快意不已。于睡意朦胧中在久负盛名的“龙南”左旁下车,一顿极具性价比的晚餐将此次活动圆满推至高潮,一种新鲜的幸福感滑进胃里… <BR>   <BR> [$nbsp][$nbsp][$nbsp]两天旅程已过,恍惚间,一切华酽奢侈都归了凡尘。最真实的,仍旧是平常日子里洗得干干净净的衣裤,摆放得整整齐齐的鞋袜。 <BR> [$nbsp][$nbsp][$nbsp] <BR> [$nbsp][$nbsp]时间与人们擦肩,快乐的人们却视而不见,可它仍留下了足迹,在照片上叫泛黄,叫岁月中叫斑驳,在我们的心里,它叫记忆。 <BR>  <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全文完——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岩壁上的记忆——1月13日如风队登云髻山流水日记

在一本书上看过:人生就是一路走一路看风景。而每一片风景都有仅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以下是“工夫茶”GG沿途所拍美人美景,配文以飨各友。 <BR>  <BR> 法国诗人阿波里耐说:我在孤寂中摆着姿态。这么美好的一幕,谁是最后的观赏者?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岩壁上的记忆——1月13日如风队登云髻山流水日记

山前方有一奇石,两石相叠,神似一条蹲伏状的小狗,那应该就是“狗头石”吧?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岩壁上的记忆——1月13日如风队登云髻山流水日记

竹子与树,很和谐的组合。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岩壁上的记忆——1月13日如风队登云髻山流水日记

同样一片竹树,一片叶子,如果快速转身,或者是用眼角的余光随便一瞥,都可能会在一瞬间看到它的另一种姿态——就像跳舞一样...
发表于 2007-1-16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岩壁上的记忆——1月13日如风队登云髻山流水日记

哈哈! <BR> 好不容易占个沙发! <BR> 才女的作业是要慢慢看的。
发表于 2007-1-16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岩壁上的记忆——1月13日如风队登云髻山流水日记

作业好精彩!
发表于 2007-1-16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岩壁上的记忆——1月13日如风队登云髻山流水日记

2就到了4?3哩?
发表于 2007-1-16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岩壁上的记忆——1月13日如风队登云髻山流水日记

超级才女是这样滴,作业超级精彩, <BR> 在超级才女的笔下,偶是超级的幸福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岩壁上的记忆——1月13日如风队登云髻山流水日记

哈哈,第一次占坑呢,还有工夫茶拍的美PP,不知道怎么发?郁闷!!这几天忙得要S,帅哥别急,晚上回去好好研究研究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回复: 岩壁上的记忆——1月13日如风队登云髻山流水日记

timtim wrote: <BR> 2就到了4?3哩?
<BR>  <BR> 哈哈,天天真是细心,改啦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岩壁上的记忆——1月13日如风队登云髻山流水日记

本拉登,声若破锣,走路如风,略有空闲即落地脱鞋袜作赤脚大仙状,屁股爱坐危崖,动辄扯嗓高呼,并咧嘴做得意状,各位所见“狗头石”下作贵妃出浴美人托腮等骚首弄姿之剪影,正是其人,列为头号恐怖份子实至名归,危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友户外网

GMT+8, 2024-6-8 19:11 , Processed in 0.15840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